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驱动战略步伐加快

“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亮点纷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知识产权稳步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制造2025》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印发。知识产权的战略定位被提升到最新高度,政府推动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力度加大。


展望下半年,全国工业领域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质量品牌方面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国工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科技工作将进一步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纲要精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政策环境将持续优化,政府将积极加强重点领域的质量品牌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制造强国建设。对此,我们实施激励性政策和倒逼性政策相兼顾的产业政策,以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合产业知识产权资源,提高联合应对知识产权风险能力;加强重点领域的质量品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A 基本特征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动力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规划的贯彻实施将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我国将以“中国制造2025”为蓝图实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三步走战略,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保持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知识产权作用 
上半年,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地位和认识获得不断强化。3月23日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了知识产权的“基本保障”作用,明显区别于以往更多地认为知识产权只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反映了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知识产权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意见强调坚持科技创新,坚持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要研究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有利于以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指引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发挥知识产权加速剂、催化剂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形成动态循环长效机制。


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加强质量品牌工作,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要求全系统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实现“三个转变”,增强工业质量品牌竞争力。


着眼“十三五”规划布局,以两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型升级等中心任务为主线,部署了年度任务,谋划长远发展。一手抓全面推进,夯实质量品牌工作基础,建立长效机制;一手抓重点提升,解决质量品牌建设突出问题。以工业强基专项行动为依托,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推进行动计划,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年度建设工作:一是改善质量品牌社会和市场环境;二是推广先进质量方法;三是深化工业品牌培育;四是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五是加强政策研究。


B 存在问题
工业创新基础不牢 制约中国制造由大变强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还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亟待加强。


尤其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资源利用、产业结构、领军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科技与经济的关系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由大到强。


知识产权储备不足
随着世界经济弱势复苏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企业“走出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知识产权风险局势,我国企业积极探索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机制,对外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我国产品继续位居美国337调查涉案国之首,遭受美国337调查12起,欧盟发起的反规避调查和反吸收调查各1起,除了市场准入受阻,我国企业还遭受知识产权诉讼和赔偿,以及因知识产权纠纷被扣押货物、贻误商机。


2015年一季度,美国针对我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案件(含已经正式立案或准备立案)已经超过10起,从案件集中领域看,大多数集中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领域,这表明,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和出口产品的不断升级,美国的限制手段也逐步加强,这将制约我国有关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转型升级。


2015年初,我国小米公司在开拓印度市场时遭遇到跨国巨头爱立信的知识产权使用许可纠纷,处境十分被动。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很不均衡,不容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储备和布局不足,在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诉讼方面经验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障碍之一。


工业企业尚未形成世界品牌
目前,我国工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一,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远不是制造强国,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还缺乏竞争力,尤其是质量品牌问题较为突出。在2014年Interbrand世界品牌排行中,华为作为惟一一家中国企业排名第94位,这与中国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反差巨大。
当前,我国将品牌作为建设目标,而不是把品牌作为产品附属,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空间,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打入国际市场的惟一选择。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树立质量品牌的重要性,但依然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品牌管理策略和方法,加上企业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质量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中国制造还没有形成世界品牌效应。


C 趋势展望 
引爆新的产业革命 创新战略实施影响深远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致力于“再工业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2025”是在应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的背景下出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纲要,它将引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将加速 
“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升级方向,就是要探索如何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打造中国先进的制造体系,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展望2015年下半年,我国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可以有力地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打造智能发展新优势,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个性化定制在制造业全产业链中的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另外,它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释放创新潜能,激发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因此,2015年下半年在“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下,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会进一步深入落实,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也将不断改善,创新对于工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作用将更加有效发挥,企业创新的活力和成果也将明显地显现出来。


对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要求更高
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调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这必然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


展望2015年下半年,“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必然要求制造业重点领域创造和积累一批核心技术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商业秘密,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同时,要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在知识产权运用主体的打造上必然要求培育出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专利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建设一批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


在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上必然要求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开展专利组合运用、战略并购、运营和风险应对,以及跨国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等。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的建设上必然要求创建一批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知识产权基础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产业知识产权基础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保障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因此,“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政府与企业必须紧密合作,切实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